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散文

99℃李迪

来源: 啄木鸟杂志社 作者: 张璟瑜

  《啄木鸟》杂志顾问、著名作家李迪,于2020年6月29日9时38分因病离世,享年71岁。

  作家大都是热血的,他们更容易于平凡的世界中,看到大爱,看到高尚,看到丑恶或不平,他们时时刻刻准备奉献出自己全部的情感,与他人的故事融为一体,为这个世界塑造记忆。

  而李迪,是我见过的血最热的作家,常年保持99℃,稍一加热,即刻沸腾。他被圈里人称作“红衣少年”,一团红色,既是他的色彩,也是他的温度。接触过他文字的都能感受到这份热量,而接触过他本人的人,都知道,99℃是他的体温。

  他为自己的热血和高温,选择了一个匹配的出口——人民警察。

  李迪与公安结缘,始于1984年到北京市公安局七处体验生活,在位于半步桥的预审处,他被一份女死刑犯的卷宗攥住了心。李迪千方百计找到了当年的预审员,果真挖到了一个如泣如诉的爱情故事,这就是1984年在《啄木鸟》第4期刊发的侦探推理小说《傍晚敲门的女人》,这篇小说开启了中国侦探推理小说走向世界的先河。

  李迪一向走在时代前列,时代前列就是最基层、最一线,时代前列站着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如沙砾一般的普通人。

  李迪从不是一个书斋作家。2009年,60岁的他参加中国作协和公安部监管局组织的采风活动,活动结束后,他又七次返回丹东看守所,在那里与在押人员一起度过了三个春节。他采访了所内的全部警员,采访了近百名在押人员,录音笔用坏了三只。

  一个又一个死刑犯把要从这个世界带走的话告诉了李迪,在监号里,李迪与犯人抱头痛哭,那泪水冲刷着一个个人生不可挽回的错误。李迪被镣铐中的人性深深打动。

  对于写作,李迪说:感谢生活!他说,生活是口井,找到井,有水喝!其实,井不难找,难的是打井,打得深,才有甘泉。

  2012年,李迪跟随作家采风团来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途中遇到了守护沙漠公路的农民工邓师傅和他的狗,名叫小沙漠。邓师傅像三千年不倒的胡杨,在人迹罕至的大漠中,在没水没电工资微薄的日子里,含辛茹苦地养护着十六万棵绿树,阻挡了流沙入侵,一干就是十年!随着代表团回京后,李迪给小沙漠买了一箱双汇火腿肠,拿旅行袋一装,扛着就去火车站,重返塔克拉玛干。漫漫黄沙中,《004 号水井房》就是一口井,李迪高喊着:“小沙漠,我来啦。”那眼枯井,冒出清泉。

  李迪打井,极其执著。他写过多个地方公安的群像,2016年到无锡采访社区民警,他写出长篇报告文学《铁军·亲人》和百篇小小说集《警官王快乐》。小小的社区,聚集着“五光十色”的中国百姓;小小的社区民警,处理老百姓的矛盾纠纷,“正义”倒在其次,智慧首当其冲!《警官王快乐》中,100个1000字的社区警察的故事,每个都有包袱,每个都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拍案叫绝,这就是最接地气的中国治理智慧。《英雄时代——深圳警察故事》,写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发展的试验田里,深圳警察的身上浓缩着开创者那股子百折不挠、敢为天下先的劲头。

  地方公安群像这口井怎么打?

  李迪每到一处,拒绝所有观光采风,只要求即刻安排一个会议室:“局长,我不要你给我推荐优秀劳模,请你安排你们所有的民警,每人准备三个故事,我在会议室挨个儿听他们讲。”李迪此刻就扮演一个锱铢必较的“收故事”的商人,挨个儿挑挨个儿拣,有没有料都要亲自掂量过。海选之后才是真正的采访,他相中的人,就想办法往透了聊,可以聊到半夜,你忙,没关系,等你忙完工作咱们接着聊。非得把人聊透了,把俩人都聊哭了,李迪才心满意足地揣着这些素材,回北京深加工。

  李迪爱哭,他从不故作深沉;李迪爱笑,人没到“哈哈哈”的笑声就先期抵达;李迪爱吃,群众出版社的食堂,他每次见面都说,我最爱吃你们食堂的大包子;李迪爱美,红衣白裤小墨镜是他惯常的装扮,那衣服总是纤尘不染,红得透亮、白得也透亮;李迪爱花,小院儿里种满洛阳抱回的牡丹,四月盛开,姹紫嫣红,好像插满鲜花的轿子;李迪爱猫,在他家里,猫和人一样活得自在,家里有小窝,院儿里有别墅……李迪爱交朋友,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不管是公安厅长还是社区民警,不管是加油站的工人还是田间地头的农民,不管是配钥匙的大哥还是美容美发的大姐,李迪平视一切人。

  李迪能发现最普通的人身上的闪光点,他为小人物树碑立传,他笔下的人物都有一种在油锅里炸过,也要跳出来的劲头儿!

  2019年11月,李迪应中国作协的邀请,去湘西十八洞村采写脱贫攻坚。半个月里,每天吃住老乡家。山高阴雨连天,他每天爬山走寨,腰受寒凉。回京就是一场高烧。

  这次湘西之行,让一向虎虎生风的李迪腰椎滑脱,四个月卧床,不能坐立、行走。

  今年牡丹花开时,我去家里看他,因为疫情进不去小区,与迪老和他老伴儿隔着栅栏门相见。看到他瘦削的身影、慢慢挪动的步伐,我的眼泪忍不住哗哗流。李迪还开玩笑说:“红衣帅哥变非洲难民喽。”

  问及病情,他说四个月躺在床上,白天老睡觉,晚上睡不着,苦不堪言。这两天腰痛有所好转,能下床走一走了。只是还不能久坐,坐个十分钟就受不了。他心急十八洞村的故事,那是他对中国作协的承诺,更是他对十八洞村村民的承诺。

  3月30日迪老微信我:“今天开始写十八洞村的故事,坐不久,每天写一点儿。”

  4月23日,《黄桃金灿灿》刊载《文学报》,这是他笔下鲜活的色香味。

  4月27日,《就是悬崖我也要跳》刊载《文艺报》,这是他笔下敢跟命运对着干的不服输、不信邪!

  5月6日,《腾飞的十八洞村(决胜2020)》刊载《人民日报》,李迪是人民的作家,是书写每一个普通人走向胜利的歌颂者!

  2020年6月16日,中宣部公布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的通知,李迪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是作家出版社“脱贫攻坚系列丛书”中的一部,榜上有名。

  然而,他却看不到了。

  6月1日儿童节,李迪开胸进行心脏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但术后感染一个接着一个。

  直至6月29日,红衣李迪就像50年前在云南参军入伍的战士李迪一样,与病魔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激烈交战,虽败犹荣!

  今天上午9时38分,我们的好朋友、著名作家李迪永远地离开了。

  从此,世上少了一团火,天上多了一颗星。

  祝愿迪老一路走好。

  李迪同志生平

  李迪,1950年 1月 29日生于北京。中共党员。1966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学生,1969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知识青年,1970年入伍第14军42师宣传队,任创作员。

  1970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后代》,在云南文坛崭露头角。1980年在《解放军报》连载长篇小说《这里是恐怖的森林》。1978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辑。1982年赴日访学,1984年回国后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全国公安文联特聘签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

  先后出版《野蜂出没的山谷》、《这里是恐怖的森林》、《枪从背后打来》、《傍晚敲门的女人》、《预审员笔记》、《血色兰花》、《丹东看守所的故事》、《我的眼泪为谁飞》、《星星点灯》、《那时候我们青春浪漫》、《铁军·亲人》、《警官王快乐》、《社区民警是怎样炼成的》、《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英雄时代——深圳警察故事》、《徐州刑警》、《宣传队》、《加油站的故事》、《永和人家的故事》、《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数十部。其中《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被列为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多部作品被改编拍摄成电影、电视剧。先后荣获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解放军报长征文艺奖、鄂尔多斯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金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评选金奖等。

  其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推理小说《傍晚敲门的女人》1984年在《啄木鸟》杂志发表后,相继在俄罗斯、法国、韩国出版,开创了中国推理小说走向世界的先河。

  近年来,李迪创作精力旺盛,他经年奔波于全国各地,深入农村、塔里木油田、警营、看守所、基层加油站等采访写作,每年均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人民公安报》、《文学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中国作家》、《啄木鸟》杂志等,激情四溢地歌颂人民,赞美劳动,书写时代。

  李迪在进入病房之后,完成了他最后一部著作的最后一篇文稿。在手术之前,签发了图书出版前的最后改样。他是著作等身的作家,他为祖国、公安和人民写作了毕生。

  李迪性情率真,朋友众多。他是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勤奋笔耕的中国作家的表率,他是永远的战士,是不入册的人民警察,也是我们大家永远难忘的朋友!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