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散文

别了,小煤油灯

来源:八桂警事 作者: 罗开革

  深夜,我坐在书桌前,手捧着《平凡的世界》,静静地看着。忽然,停电了,屋里屋外一片漆黑。

  我轻轻地合上书本,闭上眼,任思绪由缰……

  时光回到30多年前,那时候的我,只是一个懵懂的农家少年。

  我家住在凤山县砦牙乡板隆村,离县城有60多公里。每天白天,我背着一个用土布缝制而成的书包,和屯里的十几个小伙伴一起,走半个多小时的羊肠小道,到村里唯一一所小学读书。

  下午放晚学,我和伙伴们飞奔回家。一进家门,把书包一丢,顾不上休息片刻,便爬到村里的那片后山坡,到处寻找放养在山上的黄牛,然后赶回家里的牛栏。

  当我把黄牛赶进了牛栏,父母亲也从地里干活回家了。此时,天已擦黑。

  爸爸从土火灶旁找到一盒“洋火”,划了一根火柴,然后点亮了放在土墙窗台上的一盏煤油灯(当地称“火油灯”),屋里也就亮了。

  这盏煤油灯是爸爸用一瓶空墨水瓶制作成的,先用钉子在瓶盖子中间穿个小圆孔,找些细线搓成一股细绳,再用牙膏皮包着,穿过瓶盖中的小圆孔,将细绳伸到瓶内就形成了灯芯,往瓶子里倒上一些煤油,煤油慢慢浸润着灯芯,用火柴一点,玉米粒大的火苗摇曳着,昏暗的房屋渐渐亮了起来。

  这样的煤油灯,我家就有三盏。一盏放在神台桌上,基本照亮了堂屋,另一盏是活动用的,最后一盏是我专用的。

  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书桌,更没有书房。爸爸把一台缝纫机放在床头边,制作一张简易的木板凳,这就是我平时用的书桌了。

  晚上,我把一盏煤油灯放在缝纫机桌面上,点燃,散发出一缕昏黄的灯光。在灯光照耀下,我认真读写老师布置的作业,读书背诵。

  在昏黄的煤油灯光下读书写字,我没有感到枯燥和劳累,反而感觉别样的宁静。在偏僻、黑暗的小山村夜晚,这缕灯光让我感觉别样的温馨。
 

  12岁那年,我离开了小山村,来到砦牙中学读初中。再后来,我到县城读高中。平时住在学校,暂时告别了煤油灯,享受明亮的电灯光。

  每逢周末和假期,我背着书包回家,依然用原来的那盏煤油灯,挑灯夜读。

  小山村偏僻,没有通公路,也没有通电,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和我家一样,每家每户都只能用煤油灯来照明。据村里老人说,祖辈们用煤油灯照明至少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之前用的是桐油灯。

  每天晚饭过后,有些耐不住寂寞的年轻小伙子摸黑“溜村”,或坐在村头的那块大石头上,吹牛聊天。想想外面的世界晚上灯火通明,而村里一片漆黑,小伙子们的眼里充满了羡慕、渴望。

  让乡亲们庆幸的是,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和抛弃他们。

  1997年夏天,一条重磅消息让村民们振奋不已、奔走相告:上级政府无偿提供电杆、电线,要求村民们投工投劳,立电杆、拉电线,最终实现家家户户都能通电。

  乡亲们激动异常,为了告别百余年来的煤油灯,大伙万众一心,每家每户出人出力,老人、小孩力气小,就送水送饭。

  为了架设线路,一根水泥电杆长10余米、重达3000斤左右,村民们三四十人一起抬,喊着“一二三”的号子在崎岖的山间一步一挪,用肩膀把120根电杆从乡里扛到村里的山旮旯。

  然后,乡亲们用羊角锄挖基坑,立电杆,二三十人一起上杆,有的用肩膀扛,有的用木头顶,有的用大绳子拉,立一根杆就要几个小时。每立完一根电杆,乡亲们的肩膀、手被磨破出血,腰腿疼得站不直,不但没人怨言,反而十分兴奋……

  经过近半年的艰苦奋战,1997年底,板隆村通电了!

  电灯亮了,小山村沸腾了!乡亲们奔走相告,大老爷们端着用碗盛着的“土茅台”(当地自酿米酒),一饮而尽,热泪盈眶。妇女们自编自唱山歌,感谢党的恩情,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

  随着党和国家的扶贫力度逐渐加大,板隆村变化得很快。

  2003年,广西实施“东巴凤”(东兰、巴马、凤山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乡村公路建设是其中的重点惠民工程。借着这股东风,板隆村也开通了公路。

  电通了,路也通了,村里的乡亲们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经济收入水涨船高,钱袋子也日渐鼓了起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们购买了电磁炉、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然而,随着村民们家用电器增多,问题也相应而来了。那就是电力不够,很多家用电器无法启动,形成了摆设。

  2012年,在上级的关怀下,板隆村板下大屯的变压器实现扩容,原先30千伏安的变压器扩增到50千伏安,一些功率小的电器能正常使用了,但依然没能满足群众的生活用电需求。比如洗衣机、碾米机,要等到三更半夜,村民们大都不用电,这时才能启动得了。

  2018年,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板隆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惠。

  党和政府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实现全村屯屯通水泥路。同时,全面实施电力农网改造,仅在板隆村板下屯,就投入200多万元,安装两台125千伏安的变压器,三相四线全部通到群众家门口,全屯800多人心里乐开了花。

  今年春节初二,我开车载着儿女,从县城出发,仅一个半小时就回到老家。

  刚进家门,老爸惊喜地问:“这么早就到家了,开车多长时间?”

  我说用了一个多小时。老爸不禁感叹:我年轻的时候,从家里走到县城,要走一天才到达,现在只用一个多小时,真是太方便了!

  我走出家门,走在村里那条干净的水泥路上,深深呼吸着乡间弥漫的泥土芬芳气息,看着路上的村民们欢声笑语,欣赏着小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嬉戏,路边的虫鸟欢快鸣叫,仿佛在为行人奏唱一曲曲幸福动听的歌谣……

  晚上,一家男女老少10多人围在餐桌旁,桌上摆放电磁炉,火锅热气腾腾。

  “现在家里的洗衣机、碾米机等电器都能正常使用了吧?电力够吗?”我问爸爸。

  “农网改造刚结束,电力很强,家用电器全都用得,跟县城一样好咯。”爸爸高兴回答。

  “现在村里水通、路通、电通,大家不愁吃、不愁穿,空气又好,家家户户都变好了,城里干部生活甚至都不如我们哩!”老实巴交、年近80岁的大伯慢悠悠地说。一屋子人都笑了,笑得幸福满满。
 

 
 

  作者简介:罗开革,广西凤山县人。近十年来,其在《长安》《人民公安报》《当代广西》《广西日报》《广西法治日报》《河池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通讯、散文、记实作品800余篇,先后10次被评为《广西法治日报》最佳通讯员、《河池日报》先进通讯员,2010年荣获“全区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12年被评为“全区公安机关公安新闻宣传标兵”,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现供职于凤山县公安局。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