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散文

李迪:腾飞的十八洞村

来源:人民日报文艺 作者:李迪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天,人民日报社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决胜2020”征文正式开篇,首篇推出的是作家李迪采写的报告文学《腾飞的十八洞村》。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本文讲述的正是十八洞村脱贫奔小康的故事。

——编者

这里是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苗族村寨。

青山环抱,绿水流翠。木楼相依,万瓦如鳞。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这里。在村民的晒谷场上,在一棵高耸入云、有着三百多年树龄的梨树下,面对围坐在身边的父老乡亲,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指导全国扶贫攻坚战。沉睡在贫困中的十八洞村,自此蝶变,张开多彩而勤奋的翅膀,飞翔在脱贫奔小康的春风里。那样耀眼,那样明亮!

十八洞村由四个自然寨组成,习近平总书记所去的寨子,因为有梨树,就叫梨子寨。

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伍说,论季节本是初冬,我们却迎来一场春风!

行走在绿水青山的十八洞村,你会时时被精准扶贫、自强不息的故事所感动。

梨花朵朵惹人爱,采撷几朵存起来……

金兰蜜的故事

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吓了一跳!

当他就着星光走上前去,这才看清,路边黑乎乎的一堆,不是柴火,而是一个人。

天寒地冻的,这是谁呀?

还能有谁?村民说,龙先兰!

听村民讲起,龙秀林心头一沉。原来,龙先兰年幼丧父,母亲改嫁,唯一的妹妹也跟着走了。他以酒浇愁。哪儿醉了哪儿睡,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不,大年三十,家家都在忙过年,他又醉倒在路边。

龙秀林急忙抱起他,兄弟,你醒醒,醒醒,跟我回家!

他把龙先兰领回自己位于邻乡的家,妻子正忙年夜饭。腊肉,酸鱼,蒿草粑粑。

哎哟,这是谁呀?

这是我弟弟。

啊?以前没听你说啊!

哈哈,现在说也不晚呀,他来跟我们一起过年!

要得,我添双碗筷!

龙先兰愣住了。龙秀林说,先兰,咱们一笔写不出两个龙。从今往后,你就有家了。你是我弟弟,我爹妈就是你爹妈!说着,他把爹妈请出来:爹,妈,您们看,我弟弟俊不俊?两位老人一看儿子“捡”了个弟弟回来,笑得合不拢嘴,遂按苗家认亲礼,给他包了一个大红包。龙先兰再也忍不住了,泪如雨下。爹,妈,他大声哭喊着,老天不公,我一再失去亲人,我没有希望,我只有喝酒,我兜里永远没有钱!现在,我又有家了,又有爹妈了!往后,我要听你们的话,听秀林大哥的话,活出人样儿来!

打这以后,龙先兰扔掉了酒瓶。龙秀林逢人就说,先兰是我弟。当然,帮助龙先兰脱贫,成了他进村后百忙之外的又一忙。小伙子正当年,光打零工不行,要引导他干一番事业。龙秀林先帮他摆了个鱼摊,养鱼卖鱼,还叫妻子动员姐妹们都去买。可龙先兰天生不是买卖人,嘴笨,不久就收摊大吉。再干啥好呢?龙秀林拍着脑袋苦想。忽然,一只蜜蜂冲他一脸的汗飞来。他一躲闪,来了主意。哎,让龙先兰学养蜂行不?苗家自古就会养蜂,但都是散养,星星点点,成不了气候。如果龙先兰能办个蜂场,养成规模,采自大山的天然土蜂蜜还愁没有销路吗?到时候不怕他嘴笨,只怕供不应求!

龙秀林把想法一说,龙先兰拍手叫好,可接着又摊手为难,我跟谁学呀?再说也没本钱啊。龙秀林说,师傅早给你请好了。本钱你还愁吗?哥有一块饼,就有你一半!就这样,龙秀林自掏腰包,把龙先兰介绍给邻乡的养蜂专业户,并为他购置了蜂箱等物件。龙先兰嘴笨手不笨。出徒后,第一年养的四箱蜂就挣了五千多元!他高兴得手舞足蹈,首先想到的是把本钱还给龙秀林。龙秀林说,还啥?看你那破房子,风来透风,雨来漏雨,还不赶紧翻修了找媳妇,想打一辈子光棍吗?

到底是哥。话说龙先兰三十了,媳妇还不知在哪儿呢。十八洞村像他这样的光棍还有不少,成了扶贫工作队的心病。脱贫先要“脱单”,无家心不安。为此,工作队在村里举办了四届相亲大会。第一届举办时,龙秀林就把先兰拽去,跑前忙后给他当“媒婆”。

关键时候,龙先兰的嘴也不笨了,说我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但有一身好力气,哪个姑娘跟上我,我让她幸福一辈子!说完,就地十八个俯卧撑。脸不红,气不喘,一下子就被板栗村的姑娘吴满金看上了。

姑娘看上不行,爹妈不同意。

小吴主意正。不管爹妈同意不同意,自己跑到十八洞村。两个人一起打扫龙先兰的房子,光是垃圾就装了五口袋。

龙秀林听说后,选了个好日子,带上妻子,叫上村干部,一起来到板栗村为龙先兰提亲。他对两位老人说,先兰有家啊!我是他哥,这是他嫂子,这是村主任,这是村支书。我们都是先兰的亲人,也是您们的亲人。我们真心担保,先兰是个好后生,他现在不是酒鬼了,是个养蜂能手,姑娘跟他错不了,你们二老就放心吧!

小吴爹说,离了窝的小鸡要自己找食,受了欺负别后悔。

小吴妈说,孩子认准了,我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龙秀林赶紧接上话,二老同意啦?

两位老人不说话。隔了一会儿,又点点头。

龙秀林小跑着回来向两个人报喜,说恭喜恭喜,好事成双啊!老人同意了,这是一喜,我刚得到消息,精准扶贫贷款下来了,每个贫困户五万元,这是又一喜。这下你们的蜂场可以开张了!

蜂场很快开张了!两个相爱的人从此开启了辛勤而甜蜜的生活。在两个披星戴月的身影背后,180个蜂箱如繁星飞落在百花丛中。

当小吴准备把收获的蜜带回家给爹妈品尝时,不留神被蜂在脸上蜇了一下。

爹一看到她的脸肿了,就吼起来,我就说他是酒鬼!妈心疼地掉了泪,闺女,这婚咱不结了!

哈哈哈,小吴笑弯了腰。你们快尝尝,这蜜甜不甜?

两位老人蒙住了。

很快,在唢呐和鞭炮齐鸣中,龙先兰和吴满金喜结良缘。他们的蜂场产出的蜂蜜也正式命名了。啥名?夫妻俩名字里各出一字——

金兰蜜!

“爱在拉萨”

没的事。这是龙拔二大妈挂在嘴上的话。

可是,那时候,她正“有的事”。

而且,不是一件,是三件。件件愁死人!

先是老伴病了。椎间盘突出。不能下地,不能坐,只能躺床上。地里的活儿干不了。还要看病,打针,一年要花好几千块钱。家里还有个老奶奶,日子也指望她。

再一个,家里上百只羊突然得了病,一下子全死光了。不能吃,只能埋了。龙拔二哭干了泪。埋完了,不想回家,坐在地里到天黑。

第三件,喜忧参半。或说忧大于喜。唯一的儿子杨英华,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这是寨子里第一个大学生。乡亲们都来祝贺,龙拔二却眉头紧锁。这是要花钱的事。可是,钱呢?孩子很懂事。高中时住校,到了晚上,有钱的同学去逛街,他坐在寝室不出去。可现在不是逛街,是要真金白银,学费、生活费。

说实话,一般人都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何况,龙拔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她咋供得起呢?

她挺直腰杆,没的事。

偷偷的,把家里最后一头耕牛卖了。

家里本来养了三头牛。儿子上高中的时候,就卖了两头。儿子知道了,说妈你把牛卖了,咱家的地咋耕啊?她说没的事,还留着一头呢。地也不多,有一头就够了。

现在,为了给老伴和儿子凑钱,她把留下的那头牛也卖了。儿子急得哭。她说你小声点儿,别让你爸听见,他病着呢。家里的地我想办法请人帮忙。放心吧,没的事。

请谁帮忙呢?又哪儿有钱请呢?龙拔二只能自己当牛。她背着家人,买了一台便宜的旋耕机。当地人叫铁牛,类似手扶拖拉机,在机头前方安装了可以旋转的犁刀。耕地时人双手攥紧了把,掌握方向。犁刀旋转,泥花纷飞。半天下来能把人震酥。这都不说,铁牛重一百五六十斤,龙拔二家的地在高坡上,咋抬上去呢?

龙拔二喘了口气,没的事。她把铁牛的零件,一个一个地拆开,装进背篓里,分几次背上山。背到山上后,再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组装起来,然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到底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干了不一会儿就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坎上,看着要耕的地还没有尽头,坐着坐着,眼泪就下来了。

一天的劳作结束,龙拔二又把铁牛拆开,用背篓一次次背下山,明天接着干。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终于耕完了。把种子和希望一起种下去,用脚蹚平。暮色四合,地里一串串歪歪扭扭的脚印。

这样的苦日子到底结束了!龙拔二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从此村子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这里山高地少,种粮食困难,但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可以发展乡村旅游,靠旅游脱贫。于是,进村的路拓宽了,家家门前铺上了青石板,村民的房屋装修好、卫浴改造好了,整个村子焕然一新。节假日的时候,全村游客多时一天能有七八千人。为了接待游客,一家又一家开起了农家乐。龙拔二家当然不例外。老伴烧柴、煮饭打下手,龙拔二亲自掌勺。苗家美食棒棒哒。最多时家里坐满十桌客人。一拨客人走了,又一拨客人来了。龙拔二再也不用上山了,坐在家里就能挣钱。

话分两头,再说说她的儿子杨英华。时光荏苒,英华以优异的成绩在华东师范大学毕业了。这样的好苗子,当地市县机关早就盯上了。眼看就要跟儿子团聚,龙拔二高兴得睡不着觉。

可是,有一天,突然,她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妈,我要到西藏去支教,那里需要我!

龙拔二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儿子不回来了,要直接去拉萨。

而且,合同一签就是十年!

就这么一个儿子,日思夜想的。龙拔二很揪心。孩子,你能不去吗?她心里翻江倒海,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妈,咱家现在脱贫了,生活好过了。可还有没脱贫的地方啊,我们不能忘记。多的话也没有,妈,请您原谅我!

彻夜未眠,辗转反侧。

第二天一早,龙拔二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没的事。十八洞人的心,要像十八洞那样大!

接到妈妈的电话时,杨英华已经踏上了前往西藏的旅程。四十八小时的硬座,吃不好,睡不着。当火车翻过唐古拉山时,上吐下泻,头晕眼花。他瞬间体会到父母的担心。但是,他无怨无悔。

送走了又一拨客人,龙拔二在围裙上擦擦手。她抬起头来,遥望绿水青山。她知道,在山的那头,就是拉萨。

十八洞村的农家乐,各家的名字各家起:阿雅民宿、幸福人家、精准坪广场饭庄……

龙拔二家的最特别——

“爱在拉萨”。

回乡种黄桃

隆吉龙是村里最早去广东打工的,一去二十年。

二十个春秋,事业有成。买了房子,买了车,结了婚,有了孩子。

现在,要舍弃这些幸福满满,重返十八洞村——那深山老林,那陡坡烂路,那养肥的猪要几个小伙子换着肩抬出大山才能卖的日子,重回记忆中这样的村庄,得要多大的勇气啊!

但是,他毅然转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隆吉龙闻讯彻夜难眠。最终他说服爱人,离开繁华地,踏上回乡路,去跟村民一起建设家乡。一人美了不算美,全村都美才叫美!

下高铁后坐上长途汽车,在服务区休息时,隆吉龙在水果摊上看见了他没见过的桃,金灿灿的。

这是啥桃?

黄桃。

多少钱一斤?

十五块。

啊?你卖金子呐!

你不买没关系,尝尝!咬一口,甜掉牙!

隆吉龙一咬,牙还在,心甜透!

你从哪儿进的?

哈哈,还用进吗?自家种的!

哦?你种了多少?

二十亩。

一亩能种多少棵?一棵能结多少果?

一亩照着小三十棵种,一棵能结上百斤。咋的?哥,你有意种吗?

有意。咱们保持联系!

隆吉龙买了一袋黄桃,就像买了一袋金子。

十八洞村山多地少,村民人均合不上一亩。种粮食只够糊口,谈不上收益。也有种西瓜或烟叶的,比种粮食好。但又能好到哪儿去呢?一亩地种西瓜,刨去成本,纯收入也就几百块钱。种烟叶也就这个价。而这两样东西都很“矫情”,种两三年必须换地方,再种下去就会生病,侍候不了。特别是种了烟叶的地,土是散的,风一吹跟沙子一样,回过头再想种玉米都不成。不少地就这样撂荒了,实在可惜。要是用来种黄桃多好啊!一棵树别说结上百斤,就结个七十来斤,每斤也别说卖十五块,就卖十块吧,那一棵树结的桃就能卖七百多块钱。一亩地也别说种小三十棵,就种二十五棵吧,这样一算,收入都有小两万!隆吉龙越算越高兴,对,回村就发动大家种起来,让黄桃成为脱贫桃!

然而,当他兴奋地把桃分给村民品尝时,各个都叫甜,可一说起种桃来,跟着要种的只有四家人。隆吉龙愣住了。他又把账响亮地算了一遍,听的人还是笑而不语。终于,有人说话了,桃三杏四梨五年,挂果不是短日子,中间树要有个病灾啥的,地就废了。又有人说,我家的烟叶正绿着,挣多挣少的,当年就见钱。还有人说,咱这地方以前从没种过这个,谁知这金贵东西水土服不服?隆吉龙明白了,黄桃究竟咋样,谁心里也没底。我说出花来,不如种出果来。他说,这样吧,我家有几亩地,我先种起来给大家当样子!我也提个主意,谁家愿意把地流转给我种黄桃,你地里原来种的东西每亩纯收入是多少,我现在就给你!或者干脆,旱地每亩给四百,水田每亩给六百,签下合同按年给,所有风险我承担。无论如何,一定要把黄桃种起来!春天有花看,秋天有果吃,吸引更多游客来十八洞村,为咱点赞,也给咱送钱!

话音落下,一片叫好。

连家里的带流转的,隆吉龙拿出打工攒下的辛苦钱,种了一百亩黄桃!

农谚不虚。第三年,挂果了!

隆吉龙听了卖桃人的话,树壮果肥。他把刚挂的果全打了,再养一年树。

第四年,黄桃大丰收,金铃满坡摇。

村民们眼见为实,大呼小叫,我要种黄桃,我也要种黄桃!隆吉龙跑前跑后,买苗送苗,指导栽种。

黄桃处处开花,村民张张笑脸。

村委会换届,村民一致选举隆吉龙当主任。

当上村主任,隆吉龙和村干部们为发展十八洞村要做的事,比树上的黄桃还要多——

要把飞虫寨到当戎寨的路修通,这条路村民盼了二十年;要把青石板铺到田间地头,方便村民雨天下地,更为发展休闲观光式农业打下基础,让游客畅游绿水青山,分享春种秋收的快乐;哦,最重要的旅游项目是开发村里的大溶洞——那个溶洞,大洞套着十八小洞,号称夜郎十八洞,也是本村美名的来由……

忙了一天的隆吉龙走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盘算,如同当初走在回乡的路上……

刊发于2020年5月6日《人民日报》20版大地副刊

 

 6a0b5c7a42dd7219b22588f223ffd339_35bb771341a7a909b88b511e75a

 

作者简介:李迪,北京人。当过知青当过兵。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公安文联特约签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先后写作出版《野蜂出没的山谷》《这里是恐怖的森林》《豹子哈奇》《黑林鼓声》《枪从背后打来》《傍晚敲门的女人》《丹东看守所的故事》《我的眼泪为谁飞》《那时候我们青春浪漫》《新华书店》《铁骨柔情协奏曲》《警官王快乐》等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四十余部。多部作品拍摄成电影、电视剧,荣获国家多项文学奖及中国新闻报告文学金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写于八十年代的推理小说《傍晚敲门的女人》发表后,相继在俄国、法国、韩国出版,开创了中国推理小说走向世界之先河。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