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散文

张瑶:值乘的特殊日子

来源: 警界散文 作者:张瑶

“Z184乘警,有武汉旅行史旅客即将从大同站上车,请你们配合客运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我就是那个“Z184乘警”的一员,大年初六,是我新年的第一次出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同男同志一样,一起走上了抗疫一线,参与战斗。

我值乘的这趟列车是由内蒙古包头站始发,终点站到深圳的长线列车,全程3400公里,21个站点。途经河北、河南、江西和广东等几个大省。冬天,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从白雪皑皑的内蒙古登车,历经两天到达依然温暖如春的深圳。经过江西赣江的时候,正值傍晚时分。透过列车的玻璃,看到瑰丽的落日半悬在空中,映红了大桥和赣江,宛如徐徐铺展开的一幅油画。此情此景,是大自然赠予我的独特礼物。

接到指挥室的电话,我马上与客运人员沟通,和警组的另一名乘警立即穿上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对即将上车的这位旅客进行体温检测。

此时,已经是晚上21时。一些正准备上车的旅客看到举着体温枪、全幅武装的我们,慌张地躲闪着,眼中露出惊恐的目光。我们急忙向人群摆一摆手,安抚他们紧张的情绪。36.6℃,体温正常。悬起的心都放了下来。

巡检每节车厢,发现可疑物品、可疑的人,维护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乘警的日常职责。疫情当前,查看旅客戴口罩情况是重中之重。

往年,这段时期本该是沸腾的返程高峰,候车厅内人头攒动,车厢里热浪滚滚,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南腔北调的家乡话。可现在的Z184次列车格外空旷,稀稀拉拉的旅客一改常态,不说也不笑,要么低头玩着手机,要么闭着眼眯着,警惕的人们连睡觉都严严实实地捂着口罩,还有人漫无目的望着窗外,口罩后面躲着一张张严肃而紧张的脸,但更多的是没有被遮挡住的,眼中流露出的希望。

一位老人端着吃完的饭盒来回走动,口罩只是挂在耳朵上,我快步走过去提醒:“您要戴好口罩啊,保护好自己,车厢里空气不流通,尽量不要来回走动,这样才不容易交叉感染。”老人戴上口罩笑笑说:“谢谢姑娘!你们辛苦了!”

自从疫情爆发的那一天,我的心始终在扭着、揪着,我甚至有些怀念在人群中缓步穿行的日子,怀念在汽车长阵中拥堵慢行的日子,也许,那些也是国泰民安的一种表现。

面对不平凡的开年,真的希望时光能够回溯,能够重启2020年,回到那个有些忙、有些烦,却安祥有序的生活之中。

值乘一天,晚上十点钟回到休息车厢,终于能摘下口罩松快地喘口气了。戴了一天的口罩,扯得耳朵生疼,脸上也有了几道勒痕。洗完手,脱下警服,又用酒精消毒,这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刚要躺下,又听同事说,支队的一名乘警发烧,被列为疑似病人,正在医院隔离检查。那位乘警就是我们平时总在一起聊天的广州车乘警,他值乘的列车刚好穿过疫情重灾区武昌站。刚刚平静的心情顿时忐忑,感觉病毒其实离自己很近、很近。忍不住给他发了一条问候微信,不久那头回信:“不用担心,今早检测结果是阴性,明早再做一次是阴性的话,就能出院上班了!”真佩服他,居然如此淡定。我悄悄松了一口气,心里的恐惧也散去一些。

这趟穿越黑夜的列车,车轮滚滚,停停走走。一些旅客上车,一些旅客下车。回想以往经过江西南昌站看到的都是密集的客流,操着异乡口音、拖着大包小包的旅客在列车门口排队上车,现在细细想想,那嘈杂的烟火气,才是内心的安全感,而现在的南昌站放眼望去,寥寥数人。

出乘之前,家人非常担心我在列车上的安全,不断提醒我,做好防护措施,戴好口罩、手套,注意消毒。疫情在前,作为疫情防控一线的乘警,内心也犹豫过,也恐惧过。但是作为乘警,保障旅客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在全民都在为防控疫情做出努力的同时,履行自己的一份职责就是担当,就是为社会分忧解难。

国家平安,小家才有幸福。更何况,在此刻,有无数的逆行者仍然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他们指引着我们挺过这严冬,共赴那个期待已久的春天。

疫情当前,警察不退!在最美逆行者的行列中,警察就是那抹沉稳的藏蓝。

《肖申克的救赎》有一句经典台词:“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到达,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等不来的春天,我们一定要坚信:待到春暖花开之际,疫情的阴霾一定会散去!

 

 

微信图片_20200220110521.jpg

 

作者简介:张瑶,2018年入警,为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包头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