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散文

当一颗子弹击中我的胸膛

来源:微信公众号(境界散文) 作者:张新军

我有三个亲密的战友。我与他们生死相依,情深似海。多少年来,我们一起陪伴着,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此刻,他们就在我的身边。

第一个是79式微型冲锋枪。作为一名随时出生入死的新疆警察,我对他情有独钟。此时,一支黑色锃亮的79式微冲,静静躺在我的褐红色办公桌上,与电脑、鼠标、书籍、茶杯并列在一起,显得很亲密,很安静。

第二个战友是一支92式手枪。他躺在茶几上,我伸手可及。他已上膛,随时准备投入到激烈残酷的战斗中。紧挨着他的是两个深黑色弹匣,里面压满了金灿灿的子弹,像一粒粒饱满的钢铁花生。

第三个战友和我的距离最近,他紧紧贴着我的肌肤。他是一支小巧玲珑的64式手枪,佩戴在我裤腰的武装带上。  

三个硬邦邦的钢铁兄弟,日日夜夜陪伴着我。虽然体型各异,但他们的气质、性格是一样的。钢铁的身躯,流畅的线条,冷峻的外表,包裹着一颗炽热滚烫的心脏,一触即发的澎湃激情。他们警龄很短,但都被高频率的摩擦接触,褪去了蓝幽幽的光芒,透出金属固有的色泽。那是我的双手、体温亲密接触久而久之形成的。整个枪身弥漫着我的气息。

边疆远离心脏。边关晓月,大野苍茫,隔着千山万水,但她的脉搏牵扯着共和国的心脏。作为一名边疆警察,我的内心是刚强炽热的,也是孤独寂寞的,昼夜陪伴我的是高远的星空和夜晚的寒风,还有这三个沉默无言的亲密战友。

三个亲密的战友,三个性格迥异的钢铁汉子,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职责,他们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

雄赳赳,气昂昂,他们像战士一样,精神抖擞,气质豪迈。我熟悉他们,像熟悉自己的身体。我清楚记得他们的编号,这些阿拉伯数字深深镌刻在钢铁枪身上,是枪的一部分,永远不会消失。

和平年代,敌人就在身边,战斗随时打响。边疆的警察随时会投入到反分裂、反恐怖的激烈战斗,上演生与死、血与火的壮烈场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硝烟弥漫;在看不见的战线上,斗争激烈。我们百倍警惕,我们箭在弦上,我们随时准备为共和国赴汤蹈火!

每当警笛大作,警情如山,我们出警的速度,电光石火,风驰电掣,精确到秒!1秒钟,2秒钟,3秒钟!快一点,快一点,再快一点!时钟滴滴答答,那是提醒无辜群众在流血,时钟滴滴答答,那是警示暴恐分子呈凶狂,我们早1秒钟到达,群众就早1秒钟安宁。出警的路啊,车轮飞转,警笛呼啸,我们的心啊,狂跳不止,血脉贲张。每1秒钟,都是生命在呼唤;每1秒钟,都是正义在呐喊!

我跳下车。举起枪。镇静,瞄准,屏住呼吸。对准目标,准星,缺口,三点成一线,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我果断扣动扳机!

一天24小时,无论白昼,无论黑夜,紧张,临战,我们时刻准备着。我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们百步穿杨,弹无虚发,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暴恐分子。 

有时候,凝视着三位亲爱的战友,他们冰冷而亲切的面孔,寒若酷霜又激情似火,拒人千里又相依相伴,我恋恋不舍,百看不厌。我无数次遐想着战斗的场景。

那如雷的呼啸,震天的吼叫;摇曳的火光,呛人的硝烟,在一个个寂寞难耐的夏夜,一个个冷若冰霜的秋日,我长时间遐想着,以至于彻夜难眠,眼睁睁天色欲晓。

和平年代,在新疆,没有一种职业像警察一样时刻面临激战和牺牲。一个战友倒下了,另一个战友又倒下了,他们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但他们更神圣的身份是人民警察!他们把警察这个身份看的比天山还重! 

大地呜咽。有时候我沉沉进入梦乡,思念进入梦境。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心情沉重,惆怅,夜不能寐。挑灯看枪,枪依旧,枪醒着,依然深沉如冰,依然冷艳如霜。

工作毫无规律。粗糙,紧张,惊悸,疲劳。350兆对讲机精力旺盛,不知疲倦,绿色信号灯不停闪烁,24小时昼夜聒噪,随时发出各种威严的指令。妻子早已失去耐心,与我分室而居。我在书房,有时子夜或凌晨,声音虽然调至最低,我仍然被对讲机激烈的呼叫惊醒,指挥中心的警令温柔而不失严厉,民警疲惫而略显嘶哑的回答,在寂静的夜里清晰而嘈杂。睡不着,我索性坐起来,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夜幕,或者冷雨寒风,或者夜色狰狞,脑海中构成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看着周围的一切,睁大眼睛,在忽明忽暗闪烁的微弱红光中,幽暗的书架,一排排静默的书籍,放在床头柜上的92式手枪,对讲机还在不停呼叫,请求支援或者发现新的警情,夜空中永不消失的电波。在这间半明半暗的书房里,混杂着寂静与喧嚣,潜伏着和谐与不安,一个矛盾却又安然相处的生活场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死越来越淡然,越来越超脱。

人的一生,生与死无法选择。生与死,最能抵达一个人的灵魂。对生死的态度,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意境。

30多年公安生涯,风风雨雨,刀光剑影,我和战友们一路走来。生与死、血与火的历练燃烧,使我拥有了一颗勇敢坚毅的心脏,它时刻喷涌着忠诚奉献的血液。2013年,我有幸来到渴慕已久的北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安作家朋友们相聚在鲁迅文学院,度过了一段终身难忘的学习时光。那段光阴,赋予我另外一颗心脏,文学的心脏,它喷涌的是剑胆琴心、侠骨柔情,它让我的心变得柔软、缠绵。

刚刚离开鲁院,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恍如昨天,恍如隔世。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照耀着我的鲁院我的同学,照耀着远在边疆的我,距离却相隔千山万水。山重水复、关山难越啊!

我工作的这个边疆小城,正午、黄昏或者子夜,经常会想起刺耳不绝的警笛。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声音,或者说它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和我的工作、生活和呼吸密不可分。

假如有一天,我被一颗子弹击中,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确实没有遗憾。在这块土地上,我爱过,我恨过,一个西北汉子的爱是热烈的、坦诚的;一个警察的恨是炽热的、分明的。

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我想开一个追思会。一般人故去后才开追思会,追思会都是溢美之词,如果一个人离去后,再美的词汇他也听不到。与其这样,还不如生前就开一个追思会。

在生前,开一个追思会,让我的战友、老师、同学、朋友们欢聚一堂,谈论一下我,一起分享人生。现在网络发达,在我们QQ群里就可以开,大家发言的内容我可以打印出来。

我觉得,这真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惟有枪能使人沉静。

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我对生死看的越来越淡。身处这样的环境,身不由己,不得不这样想。

警徽里面是国徽。文学是我的另一颗心脏。这块大地,是生我的胎盘,葬我的墓地。生与死的距离,是脐带的长度。

我的最后一句话,说给同学们:边疆警察给你们挡子弹,你们一定要写出好作品!

 我把生命和灵魂一分为二,一部分铁一般坚硬,一部分水一样柔软。坚硬的部分属于钢铁和子弹,柔软的部分属于书籍和文字。我写的字,不仅仅是文字,更是灵魂,是我身上流出的血液。生命、灵魂、武器、文字,他们水乳交融,构筑了我的风雨人生。 

电视屏幕上时常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和平年代,世界并不太平。

你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吗?你了解这个眼花缭乱的时代吗?也许这个问题太大了,不知怎么回答。

或者说,你了解当代中国吗?你能感觉到时代的脉搏吗?

中国万马奔腾,中国一日千里,中国日新月异。活在当下,你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作为一名当代警察,你的守护,便是中国的平安。

假如有一天,在战斗中,有一颗子弹击中了我的胸膛,或者一把屠刀砍下了我的头颅,在战友的怀里,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微笑着离开这个我无比眷恋的世界。边疆的大地上,飘荡着我不死的灵魂,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血染的风采。

 

 张新军.jpg

作者简介:张新军,现供职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公安局。土生土长的连队人后裔,痴情的兵团歌者。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理事。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公安作家班学员,第四届中国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第七师文联作协主席。出版散文集《遥远的老房子》《消失的连队》。代表作《父亲的收藏》被誉为“民族精神的经典记忆,民族文化最显著的印记和永恒的标志”,收入《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社会风情》等多种文本。2014年12月,散文集《遥远的老房子》荣获新疆兵团第一届“绿洲文艺奖”。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