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散文

怀念我的刑警父亲

来源:网 投 作者:甘 雯

2015年6月21日,我第一次度过了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父亲去世已快一年了,他的很多事情,我才逐渐从别人口中了解到。感觉父亲真是一本没读完的书,外表粗糙、內涵厚重,让我读得心碎神伤,也让我读的满怀崇敬。

父亲去世后,我才一次次听母亲提起他的经历。我父亲1937年出生在湖南益阳一个贫民家庭,从小就经常饿肚子,爷爷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父亲本有10个哥哥,有9个都因饥饿或小病不治而送了命。父亲有时饿得几天吃不上饭,也数次想过上街要饭,但硬是忍了,因为他说一旦迈出那一步,从此就真的不要脸面,成了乞丐。直到解放后,父亲才总算没有饿死,吃上了饭,也上了学。

听了父亲的童年经历,我难过地流泪了,回想起我们子女一直都深恶痛绝他的过度省吃俭用,食物放坏都舍不得扔,宁可吃坏肚子,穿的更是提不成,外衣勉强应付过去,内衣都是补丁摞补丁,袜子也是。我们总是责怪他吃剩菜剩饭,不讲卫生不讲营养,责怪他穿着寒酸,不符合自己身份,也给我们丢脸了。我们亳不留情地倒掉剩饭剩菜,扔掉他的破秋裤破袜子破毛巾,父亲经常为此大发雷霆,像一只受伤的老兽愤怒又悲怆。

那时我虽知道父亲从小家里穷,但真没想到穷到快饿死的程度。饥饿是多么深入骨髓的体验,可以伴随一生,那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后悔父亲在世时,总想改变他,让他成为一个体面人,其实我们哪有改变父辈的权利?要知道父亲年幼时,都快饿死了也不愿意去要饭,什么才是真正的体面?

 2015年1月,我联系上了一个老同学C,他现在南京工作。微信上聊起父亲已去世,他说父亲是他们的恩人,我才知道C小时候曾走失,是父亲接求助后,几经周折把他找回,送回父母身边。

对此事我也很吃惊,怎么几十年都不知道。父亲从来不提自己做过什么好事,帮助过什么人,在他来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现在回想起来,才明白为什么从小C同学的母亲对我特别好,见面就会给我送一根冰棍,我一直以为是自己太招人喜欢了。

听说父亲找回过不少走失小孩,我知道另一个小学同学绰号“包子'的,也是父亲找回的,因为他母亲来过我家。包子小时候调皮,悄悄爬上赶巴扎的维吾尔族老汉的毛驴车上,被带到了十几公里远的乡下,全家都快找疯了,语言不通交通不便,是父亲骑自行车一路询问,一个乡一个乡找,整整一天才找回来。

后来包子的母亲杨老师来家里感谢,拎着当时最时尚的点心米发糕,我盯着米发糕流口水,父亲却坚决不收,只收下了杨老师一箩筐感谢的话,我眼睁睁看着米发糕又拿走了。父亲说,他家也困难,不能收。

父亲一向付出不求回报,从不以恩人自居,事后提都不提一句,他这样的胸怀,有时我觉得不可理解,但又不得不服。

 今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一位认识父亲的转业军人,让我了解了一个从未听说的秘密。1985年的一天,县公安局看守所油罐车库忽然起火,火自油罐口向外喷,火舌如柱,那冲力都能把人冲走,根本没法近前。看守所所长指挥民警排队接水传水,让犯人们裹上湿被子往里冲去堵火口,同时声嘶力竭大喊,“谁堵住火口给谁立功减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少犯人不要命地往里冲,但因为盲目,又不得法,没经过救火训练,加上车库内浓烟滚滚,又都一个个被呛得退了出来,扔掉身上烧着的被子蹲在地上大口换气。此时已到了十分危急时刻,一旦火势控制不住,会造成车库爆炸,整个看守所都会被摧毁!一个年轻的小武警因紧张过度,手里的枪走火了,更让现场大乱。 此时父亲闻讯赶来,他当时已是副局长,本可现场指挥,见状却亳不犹豫地冲锋陷阵。他根据平时的救火训练的经验,口鼻处绑个湿毛巾在后脑勺绑死,腿上各包两个水浇透的小褥子用绳子捆紧,包裹得像个大粽子,走在车库门口冷静观察好地形、出火口、阀门后,头顶一个湿淋淋的棉被,手里抓一大块湿布,冲进了火海。

众人都在车库外焦急等待,漫长的三四分钟后,一团人形的火冲出了车库,那就是父亲! 只见他猛地将头顶的燃烧的被子甩到一边,大家反应过来,赶紧上前帮他灭火,用树枝对着他腿上起火的褥子一通乱打,看效果不好有人赶紧拿一床湿淋淋的棉被包裹他的腿,总算灭了火解开绳子扔掉烧坏的褥子后,看守所的陈医生帮父亲大概检查一番,竟然奇迹般没有受伤!父亲又投入到现场救火指挥中此时火势已被控制,原来父亲刚才冲进火海后,按预先判断用实物堵住了出火口,再摸索着关紧阀门,保证了油罐不再冒火,然后才冲出来。增援警力此时也赶到了,直到半小时后,火才彻底熄灭。

父亲非常严厉地批评了枪走火的小武警,但只是口头警告,没处理也不留档案,因为未造成后果。同时要求所有参加救火的全体民警严守秘密,对外绝口不提此次救火,因为是内部责任引起的,幸亏未造成人员伤亡,说出去只会追究看守所责任。

父亲的这段传奇经历,从未在家提起过,但我相信是真的,因为父亲已去,没有人会虚构故事为他歌功颂德。如果是现在,我一定会为他好好写一篇人物报道,让他也可以参加中国的“最美警察”评选活动,但父亲经历了生死考验,却对家人只字未提。

父亲当刑警后又主管刑侦工作多年,还曾分管交警工作。听我大哥说,他常义务给那些无亲属送行的逝者擦洗、换衣、化妆。1988年许,有河北兄弟俩到县城乡里收购毛驴,哥哥不幸突然去世,弟弟人生地疏,语言不通,无法料理后事,向公安局求助,找到我父亲哭着跪求帮忙。父亲带他坐马车五十多公里,好容易找到一个维吾尔族老乡,愿意帮忙用马车将遗体拉到县城,并与民政局联系协调,说了困难和特殊情况,要了一块坟地将这位异乡人安葬,死者弟弟流着泪对父亲说:“我们全家终身感谢您的大恩!”

 父亲,今天是您的节日,你在天堂还好吗?您知道我们有多想你吗?父亲节这天,献上无尽的哀思,也献上迟到的敬意

 

甘雯头像.jpg

作者简介:甘雯,供职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多年从事公安宣传工作,现为中国公安文联会员,乌鲁木齐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新疆公安》、《法治人生》等报刊杂志。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张国庆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