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动态

广东公安美术馆邀您一起360°全景线上看展

来源:广东公安文联 作者:

  广东公安美术馆为提升大家的体验感

  让大家足不出户

  就可以身临其境

  欣赏每一场艺术展览

  感受艺术的魅力

  特别引入了

  “360°艺术全景”先进技术手段

  打破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

  实现360°无视觉死角

  三维展览真实展示

  令展馆呈现出

  饱满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让大家能够体验一次沉浸式艺术旅程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Get一下

  “360°艺术全景”线上展的观展攻略吧

  1

  馆外场景,可跟着箭头指示(点击橙色边框内的箭头)进行线上观赏。

  2

  进入馆内之后,可以点击“↑↓←→”(橙色边框)参观四周场景,点击“+-”放大、缩小部分场景。

  3

  这里就是展厅门口,可以开始参观啦!

  如果想回看之前的某一个场景,又不想影响当前的进度,可以点击缩略图(图内橙色边框处)。

  4



  遇到想放大观赏的图片,可以点击放大镜处,通过点击左右两边的按钮进行切换。

  5


 

  可点击播放按钮观看影片。

  点击画面(橙色边框)外任意一处即可退出影片播放。

  6

  点击左上角“地图”的标志可以得知自己所在的方位。再次点击可以让示意图收回。

  点击左上角“展讯”的标志可以获取展览的更多讯息。点击“×”可以退出当前页面。

  7

  若想到上/下一个场景,可以点击左右侧的按钮(橙色边框处)进入上/下一个场景。

  长按下图二维码

  开始观展吧


  为了让大家能够深入了解

  李志东的书法艺术

  最后附上一篇

  介绍李志东的文章

  一起来看看吧

  听松人李志东

  袁瑰秋

  2020年1月间,“听松:李志东书法作品展”在广东公安美术馆展出,好评如潮。

  “天趣闲中得,心花静里开”,李志东的书法流露出文人骨血,宁静高华,带有禅意。

  李志东博闻强记的本事,让我这个“作家”自愧不如,《滕王阁序》《醉翁亭记》《春江花月夜》各种诗文张口就来。为了写好一幅字,这个“五一”小长假,他沉浸在杜甫《秋兴八首》里出不来,直到那浓浓的意蕴填满了心胸,才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半百人生,他就是这般皓首穷经,晨昏颠倒,其近视达1200度的双眼,钻进一个个谜一般的“字眼”里,像海绵一样吸进养分,再灌注到笔端。

  李志东是一名长期战斗于“隐蔽战线”的老警察,职业的操守让他养成了“不留只言片语”的习惯;而他又是一个爱写字如命的人,这可能也是他的字越来越耐看的原因:苍凉、隐忍、激发、雄浑、恬淡……全是这位岁月深处的“隐者”不能忘的经历与故事。

  著名学者王贵忱评价其“尤精行书、小楷,晋格魏意,兼融笔下,道骨禅境,气韵高华,信为独冠岭南可传世者”。

  这个浮华时代“大师”二字已有歧义,但是真正的大师,一定会有相同之“大”的风神气貌。比如多年前,我在创作“岭南画派”一代宗师的长篇人物传记《黎雄才传》时,印象很深的是黎雄才这位大师的“痴气”:每天早上一睁眼,不刷牙、不洗脸就直奔画案,画案离他的卧室就几步,拿起画笔,就是几幅花鸟小品。他以这样“运行不息”的“晨课”开始一天的苏醒,只要活着,他一定是活在画里……李志东每天要上班,他能支配的时间是每天在单位饭堂,10多分钟内搞定午餐,然后开始临帖,以前下午上班是2点30分,夏时制是3点,午休前他可以酣畅淋漓地临帖,这是他一天最幸福的时刻,这样的“生物钟”40多年不曾改变,连大年三十也没有懈怠。

  写字的人很讲究“第一口奶”。影响李志东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父亲,其父曾是部队宣传干部,兄妹三人李志东是老大,80年代初,为支持他学习书法,一贯省吃俭用的父亲,独独花钱为他买了一本《华山碑》字帖,他至今奉为珍宝;读小学的时候,从同学家借来的《多宝塔碑》,他爱不释手,夜不能寐,竟用铅笔双钩自制拓本,后来又用父亲的“飞鹰牌”剃须刀制印“李志东印”一枚。

  19岁那年,他得遇授业恩师曾景充,师徒二人第一次同行也似有玄机,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他们相约在东方宾馆旁边的广交会馆见面后,踩着自行车,往10里开外西场的水泥厂去上第一堂课。自行车轮子一转动就风雨大作,广东盛夏的豪雨将一对初见面的师徒里里外外浇透了……恩师去世后,风雨中咬牙顶逆的一幕,常常出现在李志东的梦中,让他泪目不已。

  李志东的书法声名在外,求索墨宝者众,他多谢绝了。倒是每年单位家属院的迎春写春联他常常最后一个离场,写“福”字写到手抽筋,笔掉在地上,都折不下腰捡起来……

  他的“个展”引起空前好评,尤其当我闻听策展人王绍强先生为之命名“听松”二字,我心里暗暗一惊,这不正是李志东先生的品格吗?

  我想,那些深山绝壁上仙姿挺拔的松,她的魂脉,一定对应着一位俗世凡间的知己,无论有多远,彼此总能看见听见。而和我一样,日日行走在黄华路烟火人间的小路上的李志东先生,应该就是这样一位稀世独立的“松人”;泄露他这一独特“身世”的,正是他那看似苍凉高古,却又在烟火人间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温暖韧性,又有着松一般“线质”的墨迹,与松一样风骨的人格。

  这或许是我特别爱看他字的原因,尤其是在莫名的焦虑烦闷的时候。

  我们常常在上班的路上相遇,他头发卷曲,步伐沉郁,一说话满脸满身都是无尽的笑意。和他交流前三句话,他都笑脸盈盈,你还以为他是一个大俗人,但是一旦他开口说话,你就夺不回来半句。他的话里藏着学问,由不得你不侧耳细听,跟着他走,大到上下五千年,细到老广州每一块城砖下埋藏的故事,大多有出处。无怪乎《改革开放与广东文艺40年》中的“书法篆刻”章节,洋洋几万字出自他的手笔,眼下增补《广东书法史》的重任又落在他的肩上……其实,他也不是逢人就“开坛布道”的,他高深的眼镜片里,透出来的是孩童一般的目光,告诉你,他知道该讲给谁听、谁能听得懂。

  汉字秘藏着中华民族演进的血脉与历史,密布着中华民族永不更改、更无可复制的独特基因,而李志东先生的传奇与幸运,或许正在于此,他幸运地让汉字的精魂,流布成自身的骨血,在当下这个“写字、识字”者越来越少的时代,写字是他唯一的知己与伴侣,他是一个心甘情愿的“字痴”,日复一日沉湎于不合时宜的故纸堆里,并由此践行着那来自血脉深处的使命与传承……

  作者简介:袁瑰秋,笔名:桂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理事,全国公安诗歌分会副主席,广东公安作协秘书长。自199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刊于《诗刊》《读者》《光明日报》《中国作家》等,出版文集7部。报告文学《擎天》荣获公安部金盾文学奖、散文《冰雪记忆》获全国公安民警散文诗歌大赛一等奖、全国散文作家论坛赛一等奖;原创剧本《西关大屋》被拍摄成同名电影。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