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 主办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协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动态

记中国作协赴武汉抗疫一线作家小分队

来源: 中国作家网 作者:李晓晨

  以文学记录抗疫历程 凝聚温暖与力量

  记中国作协赴武汉抗疫一线作家小分队

  文坤斗、曾散、李朝全、李春雷、纪红建、李修文

  (从左至右)在作家小分队入住的快捷酒店前合影

  2020年伊始,在湖北疫情最严峻的日子里,中国作协派出了一支由5位报告文学作家组成的赴武汉抗疫一线采访创作小分队,李朝全、李春雷、纪红建、曾散、普玄正是其中的成员。2月26日,他们集结出发,奔赴武汉,冒着巨大的风险深入抗疫一线,进入救治医院、隔离点、社区、派出所、消防队等场所,采访了大量医护人员、基层和社区干部、警察、志愿者、消防队员、普通患者等。迄今为止,5位作家已创作发表了超过40万字的文学作品。他们一路逆行,用文学书写大国战“疫”的强大力量,记录那些雪地抱薪、深夜提灯的人的故事,为这场战“疫”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忆,给广大读者以感动、力量和启迪。

  湖北省委省政府向5位作家颁发的纪念章

  近期,湖北省委省政府向这5位作家颁发了荣誉证书、纪念章和湖北A级景区终身免费旅游卡。证书中这样写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您逆行出征、日夜奋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新时代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的确,他们无愧于“新时代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

  集结逆行,冲进没有硝烟的战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作家纷纷拿起手中的笔,书写抗疫故事,记录人间大爱。中国作协党组也在寻找适当的时机,希望能及时派出一支作家小分队,深入到武汉抗疫一线采访。2月24日,中国作协党组和中央指导组宣传组、湖北省作协联系,探讨派出作家前往武汉采访的可能,对方表示非常欢迎作家前去采访,因为前线有太多感人的故事。这支作家小分队很快组建,并于2月26日启程出发。

  在5位作家采访创作的过程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钱小芊等多次打电话询问有关情况,同大家商量采访安排、提出工作要求,并一再叮嘱作家们注意防护、保重身体。湖北文学界、出版界对他们给予大力支持,全国各地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也纷纷表达各自的敬意和祝福。

  面对无声无息的病毒,没有人不感到恐惧,但“面对疫情,文学不能缺席”的念头压倒了一切,“听从指挥,随喊随到”成为作家们的心声。他们想方设法克服交通出行、住宿饮食等困难,力争采访到最典型的人和事,每天早出晚归,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劳动。

  李朝全

  对于这支小分队的领队李朝全来说,除了重点采访武汉同济医院救治工作以外,他还要负责和方方面面的协调联络、采访以及后勤保障工作。抵达武汉后,他和战友们确定了采访重点和分工安排,实际采访中,大家发现了越来越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设想。在谈及此次采访的特殊性时,李朝全说,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更重要的是对于病毒的传播途径、传染的概率,人们并不完全清楚,因此必须做好十足防护,不敢有丝毫大意。在采访过程中,5位作家像战士一样并肩作战,大家同舟共济、携手战斗,这是一种“过命”的交情,这种独特的经历令他终生难忘。

  李春雷

  作为一名报告文学老兵,李春雷接到赴一线采访的通知后,当晚就和另外几位作家在夜色中抵达武汉。为了节省时间构思创作,他连续6天不吃午饭,并冒着重重危险先后5次深入收治重症患者的金银潭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地,采访了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湖北“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和10余位医护人士及志愿者。后来,他再一次前往武汉补充采访,“他们的切身经历跟武汉战‘疫’紧密联结在一起,在几个重要节点上,他们都有独特的故事,背后仍有可挖掘的东西。”

  无私奉献,他们是“人民”的具体组成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这成为对疫情期间人与人心手相牵、守望相助的最好的诠释。每个人的力量微弱而有限,但倘若集合成束,则可能照亮更大的空间。作家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勇士们的动人故事,用文学反映生死较量中崇高的人性。

  纪红建

  作家纪红建开始主要负责采访武汉方舱医院和基层民警,他先后赴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武钢方舱医院等,以及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分局宝丰街派出所、宗关街派出所、汉中街派出所、江岸分局百步亭派出所等地采访。后又深入武汉雷神山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协和医院、金银潭医院、同济医院等,采访武汉本地医务人员以及来自各地的援鄂医疗队,同时他还前往武汉的街道、社区、隔离点等采访了140多人,写下了近30万字的采访笔记。他坦言,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是报告文学作家的内在责任和内心良知,虽然前往疫区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果不去一线,就无法真实记录这一历史性事件。

  普玄

  疫情期间,湖北作家普玄遭遇了一系列难题:十几位亲属滞留武汉家中,80岁的母亲在异地骨折无法亲自照料,但他依然选择坚守阵地,采访了100多位为抗疫奔走的普通人。他说,这些人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捐钱出力,有时还被误解,忍受委屈。而他们依然坚持做下去,把他人的事情、把这座城市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他们割舍不下的是什么?就是对他人、对城市、对国家的一种情怀。我在这些人身上,理解了“人民”这个词。那些每天为防疫工作无私奉献的人就是“人民”,他们组成了发生在我眼前的一个个真实故事。

  曾散

  “80后”作家曾散在武汉采访了近40天,回忆起那段日子,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几乎每个人都在奔跑。“都在抢时间,所以我的采访节奏也比较快,几乎每天上午、下午甚至晚上都在外面跑。”有一次他去采访“90后”志愿者,边采访边和志愿者一起工作,从送盒饭到给医院搬运物资再到送出院患者回家,等他在大雨中回到驻地已是凌晨两点多,等做好消杀工作到三点多才睡下。从武汉回来后,曾散又自费再次前往武汉采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一名青年报告文学作家,我有责任和使命用手中的笔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

  抗击疫情,文学从未缺席

  今天,提起武汉那家条件略显简陋的快捷酒店,5位作家心里仍然会“咯噔”一下。那可真是个称得上难忘的“驻地”,在宽度仅有一尺的小桌台上,他们“奋笔”疾书,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创作出一部部有深度、有温度、有情怀的精品力作。这是中国当代作家的时代使命与担当精神,更是中国文学对于抗击疫情这道题目所作出的回答——面对疫情,作家始终在场,文学从未缺席。

  目前,几位作家已经陆续创作了40余篇、共计逾40万字的作品。其中,李春雷创作出《逆行赛跑》《铁人张定宇》《金银潭》等,李朝全完成了《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2020年春在武汉》《“同济”战疫记》等,纪红建写下《生命之舱》《武汉“转运兵”》《一个武汉民警的春天》等,曾散创作完成《爱的温暖和力量》《甘心》《挺起青春的脊梁》等,普玄写出了《他们的名字叫美德》《找到了当志愿者的价值和理由》《老唐这一路》等,目前,已有30多篇作品陆续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北京文学》《芙蓉》《党建》等报刊发表,“学习强国”、人民网等媒体予以转载,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除此之外,5位作家还将继续深入开掘,计划分别推出一至两部以武汉保卫战和中国抗疫为主题的长篇报告文学。其中,李春雷创作的《2020:以生命的名义》、李朝全编著的《抗疫英雄谱》,日前入选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李春雷还编写完成了一部全景式反映武汉战“疫”的长篇报告文学,即将以中英文出版。纪红建的《大战“疫”》共27万余字,该书聚焦武汉主战场,以独特而细微的场景,展现2020年中国人民打赢抗疫战争的伟大历程。普玄的《生命卡点》反映了新冠肺炎疫情下武汉这座城市的基本生活状态,同时又汇聚起一个个生命故事。曾散的《青春脊梁》讲述了青年一代在各条战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实感人故事,描绘了新时代新青年逆风前行的群像,希望引导广大青少年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抗击疫情,作家始终在场,脱贫攻坚,文学界在行动。当前,抗疫斗争还在继续,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使命光荣,这几位作家正与全国广大文学工作者一道,又肩负起了新的责任,他们将接续奋斗,以自己更勤奋的创作,弘扬真善美,激发正能量,继续为争取新的胜利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  京ICP备1302317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