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杨林中记录坚守
——《胡杨林里的青春接力棒》拍摄散记
微电影《胡杨林里的青春接力棒》是根据基层民警真实生活经历创作而成。
故事再现了年轻民警在基层扎根成长的故事,歌颂了一线民警的坚守和奉献。
脚本经过领导与专家的反复指导修下,于四月下旬定稿。
最初,我们在选取拍摄地点上颇有一番纠结。当地派出所段所长热情地邀约我们在条件好一些的塔里木乡拍摄,
因为塔里木乡胡杨林里的羊房子近年来改变较大,失去了我们想要的原生态,虽然风景美丽,群众演员热情丰富,但依然忍痛转移到哈德墩镇。
哈德墩镇距城区较远、住户多为偏远散,要找到两个相邻的羊房子都很困难。一个场景转换到另一个场景,最少也得跑十几公里。
也正因为如此,强烈的代入感让剧组才能快速投入到剧情中。面对高温蒸烤、蚊虫叮咬、没有通讯信号而经常失联。甚至连吃饭、休息难以正常保障。
我们真实感受到了基层民警那份坚守,也零距离感受到群众的热情和对公安工作的认可。更加激发了剧组现场创作的热情。
拍摄第三天,整个拍摄已经完成近二分之一时,因种种原因,主管拍摄的领导我们按下了暂停键。全部推倒重来。
是的,你没有看错。从脚本到已经拍出来的视频素材,全部作废。小剧组七个人,在哈德墩派出所的会议室里坐到凌晨三点多,最后的结果就是重新来。故事全部重新写,在人物不变的基础上,故事重新设置,素材重新拍摄。
虽然吸取了上一个剧本的不足和短板,但怎么将基层民警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故事画面展现出来,从内心深处打动自己和别人?
剧本肯定还得改,可是到底该怎么改?我们都没有答案。
转机就在于生活往往比我们想象的生动可爱。先是居民群众真的发生了狗咬伤羊的事件,需要民警调解;再就是群众夜间救助了两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黄羊。
这两件事的真实发生,给了脚本故事情节的起伏转折,也给了我们这群年轻人继续拍摄下去的下去的自信和勇气。
剧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单位。大男孩孙永刚后成为整个剧组贴心的指导,细心的他总是能在忙乱中帮助我们理出头绪;来自新和县公安局的艾尔帕提不仅借出高精尖的全套设备,为了拍摄一个好画面,二话不说鞋袜一甩就进了泥潭;阿瓦提县公安局居来提拍摄时每一个角度都不放过,耐心指导演员的表情和动作;杨宇豪除了专业扛话筒,时刻扛着长杆和话筒线待命,布景、串戏、跑后勤,哪里需要就忙在哪里。
主人公木再帕尔和热合曼所长又是演员又是翻译还是剧务,琐事杂事首当其冲。
最后一天安排的全是派出所院子和室内的戏,当天风沙四起,等全部拍完要回县城时,派出所已经安排油田公路处开始封路。所有人真的是长舒一口气。
历时八天,剧组所有人的面庞都晒黑了。因为对公安宣传工作的热爱和梦想,仿佛我们所有人,都完成了一次蜕变和成长。
虽然未来《胡杨林里的青春接力棒》能走多远我们还不知道。但是我们的希望和愿望,是这部微电影能真正表现出阿克苏甚至是新疆公安基层民警的坚守和奉献精神。
感谢这八个日夜,因为,它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次难忘历练和收获。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方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