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黑案》在京举行研讨
“黑案”,当你看到这两个字时是不是以为是哪部香港警匪电影的片名,又或者是哪部网络小说的名字?但事实上,这是一部绝对主旋律的弘扬正义的报告文学作品,内容完全来自现实。
2007年,在被关押205天、三改罪名后,曾任东海市公安局局长的李国和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和他一起“获罪”的还有另外三位民警同事。只是,这其实是一桩冤案,李国和与他的战友本是扫黑除恶的英雄,却最终被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构陷入狱。
凭着坚强的意志与高远的信仰,李国和并没有在冤屈面前垮掉。他的心中始终有一枚警徽闪烁光芒,狱中岁月里,他写下了10万字的日记、3万字的少年犯罪调查报告,写了5号仓少年自我约束三字经和十八少剖析教育改邪归正。“监牢不可怕,只要信念真”,这是他日记本里留下的自勉。
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蒙冤五载后,李国和终于平反昭雪。这一路走来的曲曲折折,不仅有着光明与黑暗的激烈交锋,也是关于权力和正义的警世鸣钟。作为全国公安文联特约签约作家、全国公安文联名誉理事,著名作家李迪敏锐地关注到了这一难得的题材,历时两年,深入采访当事人,查阅大量资料,用呕心沥血之笔创作出兼具文学价值与纪实价值的报告文学《黑案》。作品不仅成功地塑造了英雄形象“李国和”,更用议论与留白启发着读者对公权正义、社会健康的深刻思考。
2018年6月13日,《黑案》在北京举行了作品研讨会,会议由《中国作家》杂志主办,《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王山主持,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吴义勤、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评论家范咏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传会、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张策,《中国作家》杂志社副主编高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等40多位中国文学艺术界精英出席并发言。十分难得的是,作品主人公的原型、公安部副局级督察专员李国和也参加了会议,聆听各方的意见交流。
全体与会嘉宾合影
回肠荡气的英雄颂,发人深思的警示录
在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新形势下,全面反映扫黑除恶的主旋律作品《黑案》可谓恰逢其时。作家赵瑜曾在推荐《黑案》时说:“这样的报告文学,从现实中来,引发思考,具有积极的警世意义。”
吴义勤发言
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吴义勤首先代表中国作协发言。他首先对作者李迪表示了敬意和感谢,也向李国和先生表示感谢和致敬,他说:“国和先生的信仰、受到的挫折、坚强的信念、一身的正气,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正能量。”接着吴义勤还简要地谈论了自己对《黑案》的阅读感受,他评价这部作品塑造了我们时代的英雄,并且告诉人们要相信法律,相信正义,正义能战胜黑暗、战胜腐败。
高洪波向李迪赠送书法作品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向李迪赠送自己的书法作品,祝贺他的《黑案》成功问世,同时向李国和致敬。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也分别向李迪和李国和表示了敬意,他用两个“伟大”来做出评价:“看了作品后感觉作者特别伟大,作品中的主人公也特别伟大。”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
评论家范咏戈发言
著名评论家、《文艺报》原总编辑范咏戈在发言中给予了《黑案》一个特别准确的总结——一曲回肠荡气的英雄颂,一部发人深思的警示录。他说《黑案》充分地说明人民始终相信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
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张策
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张策说李迪以往写人民公安的作品虽然很多,但大都是直面歌颂人民警察,《黑案》从新的视角赞颂和展现了人民警察对法律的忠诚与对人民群众的真情,是一次新的转折和突破。《黑案》真实、深刻和艺术地把纪委书记、人民代表等正义群体与黑除势力极其“保护伞”较量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既揭示出社会最残酷的一面,又寓意深刻,独树一帜,非常震撼。
丁晓平发言
解放军出版社昆仑图书编辑室主任、《军事故事会》主编丁晓平还特意提前准备了发言稿。他从四个角度全面评价了《黑案》:从阅读情感上来讲,《黑案》是一部令人阅读后感到生气,更让人出气的好作品,它让人最终看到的是希望;其次,从人性伦理上来讲,《黑案》是一部既客观写出了社会道德中存在的阴气,更凸显人性之阳气的好作品,原生态地呈现了人在社会中的复杂性,让人最终看到的是光明;第三,从法律秩序上来讲,《黑案》是一部大胆揭露歪风邪气的作品,弘扬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之正气的好作品,彰显了国家秩序的公正和历史的正义,让人最终看到的是国家力量;第四,从创作态度上来讲,《黑案》是一部作家在写作中抑制着怒气,客观地用人文情怀表达了人间和气的好作品,让人最终看到的是温暖。
其他与会学者也分别阐述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也都表达了对作者的祝贺和对李国和的真诚敬意。认真聆听了大家发言的李迪与李国和,对于大家的祝贺与鼓励表示了由衷感谢。
《黑案》作者李迪(右)与作品主人公原型李国和
扫黑除恶,任重道远
在丁晓平的发言稿结尾处写了这样一段话:《黑案》是一个冤案,《黑案》是一个还没有讲完的故事。因为炮制这个冤案的人至今还没有被追究问责。但这个简单却又不简单的问题,对《黑案》的当事人来说似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黑案》为我们照亮了什么?
2011年10月28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终身判决,李国和及另外两位蒙冤民警被改判无罪。身陷囹圄时,李国和一刻不曾忘记作为人民公安的初心,平反昭雪后更是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完成了《维护执法尊严部级重点科研课题》,开展了《袭警犯罪情况的调查》,提出《检察和侦查权分离的司法改革建议》,协助创办了《中国警察博客群》,攻读了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更重要的是,作为公安部督察专员,李国和没有忘记和他一样蒙受冤屈的公安兄弟,运用自己的工作权责成功帮助21名民警维护了执法尊严。
李国和说过,“临危受命好干,忍辱负重难当”。但如果再把“忍辱负重”拆解开来的话,忍辱已艰,负重尤甚。
当年那桩冤案的罪有应得者仍然逍遥法外,黑恶势力还没有铲除,制造冤案的保护伞还没有拔掉,受害群众仍在艰难的伸冤路上。而在整个社会的阳光之下,也总是还会有层出不穷的零星的阴暗角落。扫黑除恶,任重道远,这是李国和以及他的同事们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制度建设与权力监督需要每一个公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黑案》这部作品带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
《黑案》作品研讨会现场
如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苏莉莉
热门推荐